首页

国产踩踏视频优美

时间:2025-05-24 11:44:50 作者:财经深一度|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浏览量:82302

  春节假期刚结束,不少新能源车企就呈现一片跃跃欲试的场景:比亚迪、五菱汽车、长安、哪吒汽车等车企宣布下调多款新能源车价格至10万元以内,开启了针对年轻人首辆车的竞争。同为新能源车企的高合汽车,却被曝停工停产半年的消息。

  高合宣布停工停产半年

  2月18日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这天,高合汽车召开内部会议,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。

  昨日,高合汽车发布《近期服务运营保障公告》称,公司正积极协调资源,努力确保高合车辆的售后服务、车联网相关功能维护,高合HiPhi App车控功能、社区板块均可正常使用。但是,高合充电站、充电桩安装、App端充电功能(包含免费充电服务)将暂时停止服务,App Hi贝积分发放及高合之选商城也将暂时停止运营,待后续资源到位后再重新开启。

  定位高端却曲高和寡?

  公开资料显示,高合HiPhi 是华人运通旗下豪华智能纯电品牌,于2019年7月31日正式发布。

  2020年9月,高合汽车第一辆车HiPhi X上市,定价是68万到80万元。

  但高合汽车目前旗下只有HiPhi X、HiPhi Z和HiPhi Y三款车型。数据显示,2021年高合汽车累计销量4237辆;2022年累计销量4349辆;2023年全年销量高合汽车并未公布。这个并不亮眼的销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,盈利也更难实现。

 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认为,高合产品定位于30万以上的豪华车,这个市场容量比较小,竞争非常激烈。高合汽车的产销量不高,很难达到规模经济效益。

  错过最佳发展时期

  2019年正式发布首款量产定型车高合HiPhi 1,定位豪华全域智能纯电超跑SUV。当时属于新能源豪华车的先锋,市场上只有高合一家推出70万元以上的纯电高端车。后来本土的蔚来、理想都推出了50万元以上的车型,比亚迪、广汽也推出了一百万以上的车型。高合在2019年没有大量地融资,没有快速发展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。

  观察

  2024年将是汽车品牌淘汰赛第一年中国汽车工业正由大变强

  汽车市场淘汰赛进程不断加快。有数据显示,2017年,中国有400家车企,其中100家有销量规模,300家被认为是PPT造车的新势力车企。2018年,蔚来、威马、小鹏等通过交付大考,随后进入市场化角逐。

  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,2022年只剩下50多家车企还有规模销量,很多车企一年只有数百或者数千辆的销量。

  2024年,中国车市的竞争压力似乎更大。“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‘血海’竞争的第一年,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。小鹏汽车一开始就在‘血海’的激烈竞争中厮杀,积累了相当经验,我相信坚持一定会胜利。”2月18日,龙年的第一个工作日,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内部信中如是说。

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,从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转变是不可逆的过程,随着环保的强化,燃油车的成本不断增大。崔东树称,世界汽车工业大变革已经以电动车起步。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。

  文/本报记者 宋霞 统筹/池海波

  (北京青年报) 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鲜花、男士彩妆走俏抖音商城38好物节 国货美妆占比六成

约翰内斯堡3月5日电 (记者 王曦)当地时间3月5日,南非权威医学组织“心脏和中风研究基金会”对外证实,肥胖已经成为困扰该国民众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。

成都天府大道悬挂五星红旗迎接国庆节

赖士葆补充说,马英九去年就访问过大陆,今年是第二次,两岸关系相当紧张,有人愿意推动两岸交流是好事,况且这还是文化交流,是特别为年轻人办的,且马英九还是前领导人,必定会受到两岸媒体关注。

外籍人员在华支付越来越便利

“与此同时,青海省对主要贸易伙伴均保持增长,对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国家贸易联系加深。”朱雪迎表示,前三季度,东盟、欧盟、智利、韩国、香港地区是青海省前五大进出口市场。其中,对东盟进出口10.5亿元,增长62.9%;对欧盟进出口5.2亿元,增长21.3%;对智利进出口2亿元,增长6.9倍;对韩国进出口1.8亿元,增长2.2%;对中国香港地区进出口1.8亿元,增长1.4倍。对上述5大市场进出口合计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1.4%。

高质量发展“新”速度丨“小石头”成就“大产业”

2月,在天津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,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,唱好京津‘双城记’”。

报告称投资者、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

新设立外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,质量也在向“新”升级。随着中国创新开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新兴产业“磁吸力”不断增强。外资也开始在高新技术、医疗、数字化等领域加码在华布局。数据显示,1-7月,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、专业技术服务业、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7%、41.3%和32.4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